“红宝书”返读 二十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一九六 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这是周恩来周大人在“人大”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何被收入太祖爷语录?太祖爷给周大人写稿子?有意思! 除了阶级斗争的习惯性论述,太祖爷英明。问题是咱们依然未从皇权体制的“必然王国”中迈出来而“有所前进”,自由还远着哪。
2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
一九四零年二月五日
科学首先是接受现象,然后了解事实,最后是解释事实。而第一步的接受现象和皇权就格格不入。 如果科学有存在的余地,后来的“大跃进”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皇权从本质上是反科学的。用皇权“改造自然”是通往毁灭的捷径。
3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一九三七年七月
有阶级的哲学就不再是哲学。只有超越特定利益的学问才具备成为哲学的条件。
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九三七年七月
站得住脚的哲学应该鼓励人们探索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创造性的东西出来。这点不错。可是,太祖爷的“改造世界”说的是另一回事儿。最大的一次改造就是文革。科学实验是探索,拿人和社会做实验是犯罪。
5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一九六三年五月
除了阶级斗争的老调,太祖爷英明。思想来自于与社会的互动。只是此处不经意的提出“正确”思想,太祖爷的皇权意识显露无遗。
6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一九六三年五月
头一段没错。太祖爷的存在是“农民”与“皇权”, 所以太祖爷的思想不可能跳出这个背景。后一段对一半,应该是代表先进文明的思维方式一旦被任何社会接受,都是提升这个社会文明的巨大力量。
7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一九六三年五月
关于自然科学的一段,太祖爷英明。 但是,把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拿来改造社会,用全体中国人当做大白鼠进行“大跃进”与文革这样的试验,这也太野蛮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当然有联系,但不是太祖爷这种机械式的联系。
8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一九六三年五月
太祖爷英明。
9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一九三七年七月
太祖爷英明。把复杂的事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太祖爷是第一高手。
10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一九三七年七月
除了“革命”这个利益取向,太祖爷英明。
11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不知这是“西安事变”之前还是之后的文稿。 如果是之后,想必太祖爷对“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系”感触颇深。有了张学良这个“以外事情”,对争天下这个“事情”一定是信心暴涨。
12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一九三七年七月
太祖爷英明。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跃进”失败之后,不但没有“长一智”,反到走向更甚的疯狂,文革。
13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一九四二年五月
去掉标签,太祖爷英明。
14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 产 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
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太祖爷英明。可惜后来光说不练,直到1958年的与实际完全脱钩的“大跃进”。这还不算,就有了后续的1962年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当时和事后都证明,毛主席的思想是正确的。……凡是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尊重,受到干扰时,就会出毛病。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个历史”,成为违反实际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历史典故。讲话出炉后不久,林彪就升格为太祖爷最亲密的战友。
15 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则要用气力,它要根据客观实际,并受客观实际检查,不用气力就会滑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面去。
一九五五年五月
皇权和专制之下谈哲学概念比较滑稽。一边把文字狱强加于别人,一边吹自己的哲学很棒,这也太喜剧了。
16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一九三零年一月五日
现象还是重要,因为“实质”还是有抓错了的时候,于是还得反过头来再从现象入手。
17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一九三七年八月
这个有些太学术了,不敢乱评。可是像美国2010年的墨湾石油外泄,海底存有石油是内因。 但是没有人类自私、不负责任的乱来这个关键外因,石油决不会泄流出来。人类这个外因在此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8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
太祖爷英明。中国出了个太祖爷,皇权体系持续在中国通行,是因为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这个内因不到位,并不是世界上并没有其它自由体系可以借鉴这个外因。
19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哲学,宇宙。 绝对?学术的东西,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绝对”多了,学术自然走样。
20 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太祖爷英明。会打仗的太祖爷不该自认是种小麦、炼钢铁的分析高手。“斗争”是太祖爷的分析强项,分析的都对,斗起来也无往而不胜。
21 列宁说,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我们许多同志缺乏分析的头脑,对于复杂事物,不愿作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今后应该改善这种状况。
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
太祖爷英明。不过这个道理不是马克思列宁的独门首创,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智慧。
22 这些同志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他们不去看问题的本质方面,主流方面,而是强调那些非本质方面、非主流方面的东西。应当指出:不能忽略非本质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问题,必须逐一地将它们解决。但是,不应当将这些看成为本质和主流,以致迷惑了自己的方向。
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什么是本质? 主流? 太祖爷说是本质就是本质,说是主流就是主流。
23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
太祖爷英明。
24 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一九三七年七月
太祖爷英明。 在开放的社会,主观到自以为是的人会被社会修理,顽固不改会被社会淘汰。可是在皇权社会,如果主观的人是皇权持有人,后果就严重了。
25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这一点,我在《实践论》一文中已经说过了。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
片面性的部分,太祖爷英明。至于主观性,只是从“我”这一个点出发,当然是片面的一种,无异议。
26 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对于我们的工作的看法,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都是片面性的。……肯定一切,就是只看到好的,看不到坏的,只能赞扬,不能批评。说我们的工作似乎一切都好,这不合乎事实。不是一切都好,还有缺点和错误。但是也不是一切都坏,这也不合乎事实。要加以分析。否定一切,就是不加分析地认为事情都做得不好,社 会 主 义建设这样一个伟大事业,几亿人口所进行的这个伟大斗争,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一团糟。许多具有这种看法的人,虽然和那些对社 会 主 义制度心怀敌意的人还不相同,但是这种看法是很错误的,很有害的,它只会使人丧失信心。不论是用肯定一切的观点或者否定一切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工作,都是错误的。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把哲学和政治联在一起,尤其是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联在一起,哲学就成了权术。再强制别人接受,就是政教合一,这就是咱们一贯享用的皇权体系。太祖爷把皇权体系用“哲学”包装一下,皇权的本质不变。
27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任何人看问题都该看到全部,与主义无关。可是,愚民政策就是强制大家一同坐井观天。直到现在,谷哥让大家看到整个天,愣说人家是治外法权,于是大家继续在“中国特色”这个井里坐着。
28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这一段的逻辑有问题。关键在于“好”与“坏”往往是主观的东西。南非世界杯西班牙人赢了,西班牙人认为世界杯很好;荷兰人输了,荷兰人认为世界杯很坏。好和坏是相对的,但不是太祖爷的相对法。
29 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一九三七年八月
太祖爷英明。
30 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一九三八年五月
打仗,太祖爷是天才。 不是说太祖爷没犯过军事上的错误,但是太祖爷确实是咱们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之一。
31 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当然,任何人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个人胡思乱想没关系,没准还可以创造出电灯泡电子管之类的新事物。可怕的是皇权忽然发疯放狂,可以逼着众人一起疯狂。 从文明进化的角度出发, 皇权体系一定会被人类社会淘汰。
32 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二日
太祖爷英明。
33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九三七年八月
太祖爷英明。
34 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一九三七年八月
这个太学术了,不敢乱评。
35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太祖爷英明。 比方中国的民主,空谈当然不好,可以从新闻自由、政府透明这些民主的必备条件逐渐作起来。
36 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
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市场学。既要有造声势的大广告,又要有跟销售直接挂钩的个性化广告。太祖爷得天下当然不是偶然的,有不少干货。
37 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这一方法必须普遍地提倡,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学会使用。
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内行领导一般比外行领导要好。 太祖爷英明。
38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因此,一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历史和斗争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乱无秩序的状态。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以致引起下级在工作步骤上的凌乱,而得不到确定的结果。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
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又是一个不错的行销办法。用一个“拳头”产品带动一条龙销售,太祖爷挺超前的。
39 必须随时掌握工作进程,交流经验,纠正错误,不要等数月、半年以至一年后,才开总结会,算总帐,总的纠正。这样损失太大,而随时纠正,损失较少。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这其实就是民主社会最大的效率所在。“大跃进”的大炼钢铁如发生在民主社会,责任人会很快被找出来负责,不会让那个蠢蛋继续掌权发动文革。
40 不要等到问题成了堆,闹出了许多乱子,然后才去解决。领导一定要走在运动的前面,不要落在它的后面。
一九五五年
民主的机制,反馈比较快。
41 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当笑话听听就算了。只有机器人能如此的恰如其分。
评论部分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